日期:2025-08-29 18:17:14
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炒股配资学习
近日,运行于吉林长春至陕西西安之间的K128/125次列车推出自助餐服务,引发广泛关注。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,列车在运行期间提供早、午、晚三餐自助服务。早餐定价为25元/位,午餐及晚餐定价均为35元/位。“午餐和晚餐会提供四荤四素,注重荤素搭配,旅客反馈很好。”(8月29日中国新闻周刊)
K128/125次列车上的自助餐。图/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客运段
大厨现炒,35元随便吃?当自助餐出现在火车上,难免惹人好奇。从专家解读到旅客反馈,这场“现炒随便吃”的变革,无疑在为满足日益多元的出行需求方面更进了一步。
这一探索,恰恰证明铁路餐饮不是“做不好”,而是“愿不愿做”。回顾过往,铁路部门常以“空间有限、成本高企、运输优先”为由,为餐饮“高价低质”辩护。但K128/125次列车的实践,直接打破了这些“借口”。同样是普速列车,同样面临长途运营的食材储存、人工调配难题,它却能做到“25-35元自助餐+四荤四素现炒+应季调整菜单”:老年旅客多就加软烂炖菜,年轻人多就增风味炒菜,甚至能兼顾地域特色菜。这些细节证明,所谓的“条件限制”,本质是“不愿投入精力解决问题”的托词。当真正把旅客需求放在首位,成本可控、空间可利用、服务可优化,所有难题都能找到破解路径。
再看行业对比,暑运期间高铁奶茶日均销量超6000杯、90多个车站支持外卖订餐,这些创新同样印证了铁路部门供餐的“能力”。可为何过去多年,餐饮服务始终停留在“盒饭 + 泡面”的低水平?关键就在于“意愿”——此前更关注运输主业,忽视了餐饮作为出行体验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,将餐饮服务视为“附加项”而非“必选项”,缺乏主动改进的动力。直到“外卖进站”冲击市场、旅客吐槽声不断,才倒逼行业反思。而K128/125次列车的自助餐初步尝试能成功,正是因为它主动跳出“被动应付”的思维,以“愿做”的态度去匹配“能做”的能力。
所以说,铁路餐饮的突破,从来不是技术层面的“能不能”,而是理念层面的“想不想”。当“愿做”成为共识,就能像K128/125次列车那样,从试点银发列车到推广至普速列车,从调研旅客需求到动态调整菜单;就能像高铁外卖、特色餐食那样,不断拓展服务边界。反之,若始终抱着“敷衍”心态,即便有再多资源、再强能力,也难以摆脱“差评标签”。
说到底,铁路餐饮的进步,考验的不是硬件实力,而是对旅客的重视程度。K128/125次列车用实践证明:只要“愿意做”,就能把“不好做”的事做好炒股配资学习,这才是铁路服务转型最该传递的核心逻辑。
鼎宏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